南寧海關推進進境銅精礦“保稅混礦”業務 助企業惠享紅利
發布時間:2023-01-09 11:17:13      來源:中新網

南寧海關6日介紹,該關結合口岸實際,創新優化進境銅精礦保稅和檢驗監管新模式,推進進境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工作。2022年共完成監管銅精礦“保稅混礦”19批,可為企業直接節省采購成本8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助力提升廣西乃至西部地區銅產業原料綜合保障能力。

針對銅精礦國家戰略礦產資源供應鏈產業鏈趨緊問題,南寧海關探索試點銅精礦“保稅混礦”全鏈條監管模式,即在我國境內保稅場所按科學比例開展“保稅混礦”,扣除混礦費用,預計一年即可節約采購成本超億元,加上保稅貨物融資成本低,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約5000萬元,整體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將近數億元,有助于提升廣西對西南、西北地區有色加工企業的物流服務能力。

南寧海關商檢處處長方敏說:“在境內開展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的成功實施,代替了原只能在境外完成混礦再進口的模式,從備案礦源開始執行準入核查,有利于海關和環保部門開展全鏈條監管,既降低檢驗不合格風險,紓解進口環保隱患,又為銅冶煉企業降本提質,有效提升我國特別是西南地區企業銅礦砂產品供應鏈體系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據悉,南寧海關成立專班對境內開展銅精礦“保稅混礦”海關監管風險研判,深入企業一線調研,積極配合自治區政府研究、制定、完善具體實施工作方案,在檢驗監管、物流監管上探索創新,確保監管符合相關規定并滿足企業需求。

同時,南寧海關嚴密實行原料礦備案制,核查企業提供購銷合同、礦山說明、礦源代表性樣品等,嚴格對樣品五項有害元素檢測及固體廢物屬性篩查合格后方予備案,目前已備案中國鋁業、智利國家銅業等國際信譽良好大型礦源企業7家。

根據試點項目業務特殊性,南寧海關強化保稅加工方案審核,制定申報要求和布控指令10項,精準防范稅款流失和逃漏檢。運用云技術,依托生產線設備智能控制、車載5G終端預警等對混礦生產過程進行鏈式云監控,筑起“前后聯動、原料可溯、流向可查、風險可控”的全流程無死角監管防控體系。

南寧海關所屬防城海關監管四科副科長張萬昂說:“試點采用大型自動化設備和行業領先的生產線,按照混礦方案的重量配比精準混配生產。試點以來已完成的38批次混礦成品實驗室檢測值與混礦前制定的混配方案理論加權值相匹配,入出區干噸重量相一致,環保、品質、重量等風險可控,達到了預期效果?!?

“改革監管模式,就是要在確保監管有效,確保質量安全的同時,讓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紅利?!狈矫粽f。

廣西金川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供應銷售部經理周才德表示,當前銅精礦價格逐年提升,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國內企業生產原料難以持續保障,極大增加企業成本。2022年,該公司通過‘保稅混礦’業務,及時緩解了原料穩定供應問題,兩年來實現工業總產值323億元,同比增長4.53%,極大降低原料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為助企業享受“紅利”,南寧海關設立“綠色通道”以及推行“提前申報”“24小時預約通關”“重量鑒定依企業申請”服務,確保原料礦船舶即靠即檢、不落地卸轉。在混礦場所啟用通道式放射性監控系統,實現24小時連續快速、無侵入式對園區流轉混礦成品裝載車輛貨物進行放射性檢測和通行控制,縮短單批次混礦周期5天。試行“集改散”模式,優化企業進口原料礦運輸方式,及時解決企業“急難緊需”問題。

2022年12月,南寧海關進境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作為全國首家海關總署批準同意的試點項目,被海關總署選入“全國海關外貿保穩提質典型案例目錄”,并作為19項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國推廣。